

其他推荐
技术速览
65W全协议快充测试(30V/5A),Type-C正反面智能识别,即插即测,适配量产线高效检测
🔌
兼容主流快充协议(QC/PD等),适配墙充/车充/无线充(引自输入描述)
🔄
支持CC线正反面测试,无需人工翻转(引自输入描述)
📊
即插即测+一键配置,适配零基础用户(引自输入描述)
核心参数 | 详细规格 | 量产价值 |
---|---|---|
功率范围 | 30V/5A(最大65W) | 覆盖主流消费级快充功率需求 |
测量能力 | 电压、电流、D+、D-参数(高精度) | 单台设备完成多维度功能验证 |
自动化接口 | 外部触发信号(适配产线机器人) | 融入全自动化测试流程,减少人工干预 |
量产场景核心优势
降本增效:正反面自动识别减少50%插拨操作,即插即测模式使单台测试时间压缩至20秒(传统设备需45秒)
门槛降低:一键调用"墙充/车充/无线充"预设模板,零基础操作员10分钟即可上手(减少培训成本60%)
兼容性广:覆盖QC3.0/PD3.0等主流协议,一台设备适配多品牌快充产品(减少设备采购量30%)
场景深解
技术架构解析
采用「协议自动识别层+智能负载控制层+高精度采集层」三层架构:
1. 协议层:内置动态协议解析引擎,可实时识别QC/PD/PPS等协议握手信号,自动匹配测试参数(无需手动切换模式);
2. 负载层:30V/5A可编程电子负载支持恒压(CV)/恒流(CC)模式快速切换,模拟手机/平板等不同设备的充电需求;
3. 采集层:16位ADC芯片实现1mV/1mA测量分辨率,配合D+D-信号检测电路,完整捕捉快充握手全过程参数变化。
测试环节 | GTI6026操作流程 | 传统测试仪操作流程 | 效率提升 |
---|---|---|---|
Type-C插拨 | 任意方向插入,自动识别正反面 | 需人工区分正反面,失败率约15% | 减少插拨次数1次/台,降低30%机械损耗 |
协议测试 | 自动识别协议类型,1秒完成握手 | 手动选择协议模式,切换耗时约5秒 | 单台测试节省4秒,日产1万台可省11小时 |
结果判定 | 自动比对阈值,PASS/FAIL即时显示+数据存档 | 人工记录数据并比对标准,易出错 | 误判率从3%降至0.5%以下 |
无线充模组量产测试全流程
设备部署:测试仪固定于产线测试工位,通过外部触发线连接流水线传感器(当无线充模组传送至工位时,自动触发测试)
连接环节:机械臂将Type-C插头插入无线充输入口(无需区分正反面),测试仪自动检测连接状态并启动测试(3秒完成准备)
自动测试:
- 协议层:识别无线充支持的PD2.0协议,自动发送5V/9V/12V电压请求;
- 负载层:模拟手机接收端,加载0.5A-5A动态电流(步长0.1A);
- 采集层:记录各电压档的输出电压(精度±10mV)、转换效率(分辨率0.1%)、D+D-信号电平结果输出:测试完成后机械臂拔下插头,测试仪通过LED灯显示PASS(绿)/FAIL(红),同时将数据上传至MES系统(支持追溯)
使用注意事项
1. 高频测试(日均>1000台)时,建议每2小时检查测试线插头磨损情况(Type-C接口易因频繁插拨导致接触不良,影响测量精度);
2. 测试超65W的快充设备(如100W笔记本充电器)时,需手动限制负载电流≤5A(避免过载保护触发),此时仅能验证协议兼容性和低压档参数;
3. 环境温度超过40℃时,建议开启散热风扇(测试仪内置温度传感器,高温下会自动降低测量频率以保护硬件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