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其他推荐
技术速览
双通道高性能微波信号发生器,频率覆盖高达44GHz,配备2GHz瞬时射频带宽与大输出功率,支持相位相干本地振荡器(LO)及基带同步,适配5G NR功率放大器、MIMO OTA(空中接口)测试,可生成符合3GPP标准的信号,结合PathWave软件实现定制化波形生成,为毫米波与Sub-6GHz通信设备研发提供精准信号源
📡44GHz
覆盖5G NR Sub-6GHz与毫米波(26/28/39GHz)频段,满足下一代通信测试需求(引频率参数)
🔄双通道相干
相位相干LO确保通道间相位差≤0.1°,精准模拟MIMO波束赋形场景(引同步特性)
📶2GHz带宽
支持100MHz+ 5G NR信号生成,适配高带宽基站与终端测试(引带宽参数)
核心参数 | 详细规格 | 应用价值 |
---|---|---|
频率与带宽 | 频率上限44GHz,双通道输出,射频带宽2GHz | 覆盖5G NR全频段测试,生成100MHz+大带宽信号,验证高吞吐量设备性能 |
同步与功率 | 相位相干LO与基带同步,大输出功率(补偿测试系统损耗),支持多天线端口 | 精准模拟多用户MIMO场景,测试5G基站波束赋形精度与功率放大器线性度 |
信号与软件 | PathWave软件支持定制信号,符合3GPP 5G NR标准,含信道编码与多天线映射 | 快速生成标准化5G信号,缩短研发周期,确保设备兼容3GPP规范 |
核心适配场景
5G毫米波功率放大器(PA)测试 — 44GHz频率+大输出功率,补偿波导电缆损耗(约5dB),测试PA在28GHz频段的EVM(≤3%@256QAM)与饱和功率(≥27dBm)
大规模MIMO OTA验证 — 双通道相位相干同步,扩展支持8通道配置,模拟32T32R基站的波束赋形,测量波束方向图偏差(要求≤1°)与用户间干扰(≤-30dB)
5G NR终端射频一致性测试 — 生成符合3GPP TS 38.521标准的信号(含FR1/FR2频段),测试终端接收灵敏度(FR2频段≤-84dBm)与调制质量,确保入网兼容性
场景深解
核心技术架构
采用「超宽带双通道射频链路+高精度同步引擎+5G标准波形生成」架构:
1. 射频前端:双通道独立射频模块,覆盖DC至44GHz,每通道2GHz瞬时带宽,采用低相噪频率合成器(相位噪声≤-115dBc/Hz@10kHz偏移),确保毫米波信号纯净度(杂散抑制≥-60dBc);
2. 同步系统:共享高精度相位相干LO,双通道相位同步误差≤0.05°,基带数据同步延迟<5ns,支持外部10MHz参考时钟输入,实现多设备级联同步(用于大规模MIMO测试);
3. 信号生成:基于多核DSP+FPGA的实时处理单元,生成3GPP 5G NR标准信号(支持FR1/FR2频段、100MHz带宽、256QAM调制),PathWave软件提供图形化配置界面与Python API,支持自定义波形参数(如子载波间隔、信道编码方式)。
技术维度 | M9384B VXG | 传统单通道微波信号发生器 | 优势体现 |
---|---|---|---|
MIMO测试效率 | 双通道相位相干,单次测试2×2 MIMO配置,波束赋形测量耗时30分钟 | 单通道需分次测试,通道间同步误差大,相同测试耗时2小时 | 5G基站研发中,MIMO性能测试效率提升300%,波束赋形方向图测量重复性从±3°提升至±0.5° |
5G波形兼容性 | 内置3GPP R16标准波形库,支持FR2频段100MHz带宽、256QAM实时生成 | 需手动编辑波形文件,不支持FR2频段,最大带宽50MHz | 5G毫米波终端测试中,标准波形调用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2分钟,避免自定义波形开发误差 |
5G NR FR2 MIMO OTA波束赋形测试流程(2×2 MIMO)
设备部署:M9384B双通道输出通过28GHz定向天线连接OTA暗室,被测5G基站(2×2 MIMO)置于暗室中心,频谱分析仪连接接收天线阵列(用于波束方向图测量),设备LAN口连接控制电脑(运行PathWave软件)
测试配置:
- 信号参数:通道1/2分别输出28GHz、100MHz带宽5G NR信号,调制方式256QAM,子载波间隔60kHz,波束赋形权重设置(水平±30°扫描);
- 同步设置:启用双通道相位相干(LO同步),基带数据延迟<5ns,确保MIMO信道矩阵一致性;
- 测量项:波束峰值增益(要求≥18dBi)、半功率波束宽度(水平60°±5°)、旁瓣抑制(≥-20dB)测试执行:
- 波束扫描:设备按0.5°步进控制波束从-30°至+30°水平扫描,每步长停留100ms;
- 数据采集:接收阵列记录各角度的信号强度,绘制波束方向图,测得峰值增益19.2dBi(达标),半功率宽度58°(达标);
- 干扰测试:双通道输出不同用户信号(频率偏移10MHz),测得用户间干扰-22dB(优于-20dB)优化验证:针对旁瓣抑制-18dB(略超差),调整基站天线阵子相位(增加5°补偿),复测旁瓣抑制提升至-21dB(合格),波束方向图对称性改善至±1°
使用注意事项
1. 毫米波频段(>26GHz)测试时,需使用低损耗波导或同轴电缆(28GHz处每米损耗≤0.8dB),并通过功率计校准实际输入信号功率(补偿电缆损耗),避免EVM测量偏差>1%;
2. 多通道同步测试前,需执行系统级相位校准(使用相位计测量通道间相位差),确保同步误差≤0.1°,否则MIMO波束赋形方向图会出现偏移(典型误差5°-10°);
3. 调用5G NR信号时,需匹配被测设备的3GPP版本(如R15/R16),并验证子载波间隔与带宽的兼容性(如FR2频段60kHz子载波间隔对应最大100MHz带宽),避免信号格式不匹配导致测试失败。